當前位置:首頁> 熱點專題 >正文

電動汽車高關稅6月公佈!中歐能否議和?

FX168財經報社(北美)訊 路透社5月29日發佈消息稱,歐盟委員會預計將提高中國電動汽車關稅,這可能會啓動中國與歐盟的新一輪談判。中國企業高管希望,談判能減輕本國這一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行業所受到的打擊。


分析人士預計,ADA會到多少?臨時關稅將於 6 月 5 日公佈,與原有關稅水平相比,提升幅度令人震驚,這意味著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成本。


但分析人士指出,歐盟和中國都將有意願通過談判達成協議。萊特幣挖礦因爲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需要向德國出口利潤豐厚的產品,以抵消國內利潤率下滑的影響;而德國汽車製造商則希望進入中國汽車市場,並建立電動汽車合作夥伴關係,以降低成本。


根據 2023 年的貿易數據,在現有的 10% 關稅基礎上,歐盟每增加 10% 的關稅,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商將損失約 10 億美元。隨著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擴大對歐洲的出口,這一成本今年將會增加。


歐盟過去對中國進口的幣安有保險嗎?其他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時,曾對接受調查的企業徵收約 9% 至 26% 的額外關稅。分析人士認爲,這次針對電動汽車的臨時關稅大致在這個範圍內。它將從 7 月初開始徵收,但可以追溯到之前三個月。


中國表示,已經爲未來的談判準備好了替代方案。如果四個月後,能爭取到足夠多的歐盟成員國加以反對,那麼,這一受到質疑的以太坊 合併措施就可能被取消。


中國歐盟商會上週表示,中國正考慮採用「大棒加胡蘿蔔」的措施予以應對:一方麵將大排量汽車進口關稅提高至 25%,另一方麵,可能將歐盟汽車進口關稅從 15% 降至 10%。


5月,歐盟委員會曾對中國的比亞迪、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提出警告,指責它們沒有在反補貼調查中提供足夠的信息。這被外界解讀爲是對這三家公司徵收更高關稅的前奏,而中國則表示,將以對等方式向來自歐盟其他行業的艾達幣ada產品徵收關稅。


對此,中國歐盟商會質疑,歐盟的調查從一開始就存在缺陷,它要求中國汽車製造商提供寧德時代(CATL)等供應商的詳細信息,但事實上這是無法完成的。寧德時代沒有就此作出評論。


中國歐盟商會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表示,歐盟與中國的談判可能存在機會,「主動權在在歐盟一方」。


分析:中歐將尋求達成協議


榮鼎集團高級顧問諾亞·巴金 (Noah Barkin) 表示:「我預計中方會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,說服一些主要成員國反對歐盟委員會。」


歐盟的上述決定,是在美國宣佈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%的關稅之後做出的,特斯拉(TSLA.O)的首席執行官埃隆·馬斯克對此進行了譴責。儘管此前,他曾經警告說,中國汽車製造商正朝著「摧毀大多數其他汽車公司」的方向前進,但如今,特斯拉是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出口商,直接麵臨歐盟提高關稅的威脅。


前景:貿易戰與轉型


歐洲汽車製造商與中國新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正加緊合作,以更便宜、更快速的方式將電動汽車推向市場。大衆和寶馬今年 4 月承諾投資超過 50 億美元,擴大在中國的研發和生產。貿易數據顯示,2023 年,德國汽車製造商生產的汽車中,有近 29% 在中國銷售。


歐洲是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場。由於激烈的競爭擠壓了中國市場的利潤率,比亞迪等品牌的產品在歐洲的售價是中國的兩倍多。分析人士表示,這爲它們消化額外關稅預留了空間。


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也在歐洲投資。小鵬汽車本月進入法國市場;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上週在荷蘭表示,他的企業將在歐洲繼續前進。


比亞迪正在匈牙利建設一家電動汽車工廠,並計劃在歐洲建設第二家工廠;中國出口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奇瑞汽車正與西班牙 EV Motors 合作,在加泰羅尼亞開設其第一家歐洲工廠;中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商、國有企業上汽集團正在籌備其第一家歐洲工廠。


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(CATL)已擴大其在歐洲的產能。其他中國電池供應商正在幫助法國打造「電池穀」。


德國總理奧拉夫·朔爾茨今年4月訪華時表示,歐洲人最好是向中國施壓,要求降低汽車進口關稅,而不是挑起貿易爭端。


陪同舒爾茨訪華的有梅賽德斯-奔馳和寶馬兩家公司的高管,他們都反對貿易壁壘,並認爲德國汽車製造商能夠應對中國的競爭。


跨國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(Stellantis)正通過總部位於中國浙江的零跑汽車的海外平臺銷售其產品,這充分表明了,在這家老牌製造商眼中,中國是威脅還是機遇。


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·塔瓦雷斯 (Carlos Tavares) 在與零跑汽車合作之前,曾經呼籲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更高的關稅,但他本月表示,關稅是「一個重大陷阱」。「麵對中國的進攻,我們不會採取單純的防禦措施,而是希望成爲攻勢的一部分。」塔瓦雷斯在慕尼黑做出瞭如上表示。